徐东升:打造中国钟表第一品牌

  来源:本刊原创  文/张宜良

 

 

    “滴、滴、滴……飞亚达为您报时,现在是……”,这句曾经是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播放的句子,中国人耳熟能详。

    飞亚达,是深圳引以为傲的品牌,中国唯一一家上市钟表企业。它参与构造无数中国人对于深圳特区的畅想。正是这些畅想,推动一拨拨年轻人迢迢南下,加入特区建设大军,为特区发展添砖加瓦。

    飞亚达表,第一次给了中国人“航天表”的概念:航天表是宇航员使用的手表,而不是“会飞的表”。飞亚达代表中国成为世界上除“钟表王国”瑞士之外第二个能生产航天表的国家,是全球第三个航天表品牌。

    飞亚达公司创立于1987年,曾经让深圳名噪一时。而到了1990年代中期,因为电子计时异军突起,以生产机械表著称的飞亚达,销售减少,效益下降,知名度遭受挑战,品牌面临沉寂甚至消亡的危机。

2003年,徐东升执掌飞亚达,重新定位产品,弱化计时功能,大力强化文化消费色彩,终于将飞亚达带出低谷,重新踏上新途。而徐东升自投身飞亚达,即将飞亚达事业与理想“捆绑发展”,浮沉与共,自身也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磨砺和成长。

 

   在历练中增长才干

    1966年,徐东升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后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留校工作。1992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26岁的徐东升受到鼓舞,毅然放下北航团委副书记的职位,来到总部位于深圳的中航集团,担任团委书记。

    很多人回顾当年的深圳,想到的是疯狂的股票,惊人的工资水平,也有“姓社姓资”的疑惑。当时的深圳确为冒险者的天堂,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这样说来,从北航到中航,徐东升选择更加温暖的南方,算是进行一次不大也不小的跳跃。从小来说,两家单位毕竟都是航天系统内单位,基本算得上熟门熟路;从大来说,从高校去到企业,很难有回头路,对个人来说不是一般的抉择。在大学里表现优异的人,才可能获得留校机会,此后工作是“铁饭碗”,生活平平稳稳,社会地位颇高。这种生活被无数人向往,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如愿。

    徐东升决心,让往后漫长的事业之路多一点悬念,多一点激情。

    像徐东升一样,在南方特区前途未明的情况下,就舍弃安稳、南下闯荡的人还有不少,很多已经成为今日行业的潮头人物,例如地产界的潘石屹、王石、冯仑等等,这类人物有许多共同点:务实,吃苦,敢闯,肯干。既然出来了,不经历一番炼狱般的打磨,决不肯轻易收兵。哪怕很小的事情,也要做出精彩来,做出高度来。

    从北京高校到深圳企业,徐东升第一个有实权的岗位是集团所属生活服务公司总经理。这岗位实质上相当于“火头军”,与高扬战麾、冲锋在前的战将还不是一回事;在这个以现代科技和商业为主业的企业里,管后勤能管出什么名堂呢?一个京城名校团委领导,来深圳管这些生火造饭的小事,是不是有点屈才呢?

    徐东升可不管这些。相反,他乐于接受任何能锻炼能力的岗位,哪怕是小岗位。

    在后勤公司领导岗位上,徐东升的认真是出了名的。很多人记得,这个“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为了将馒头蒸得更好,经常半夜三更爬起来,到厨房里跟师傅探讨配方和火候,尝试不同的方法,比较味道,统计分析天亮后顾客的反应,得出最受欢迎的方案……

    很多单位自办食堂都是赔钱的,而且似乎赔得理直气壮,都归因为“公”字当头,让利于职工。实际上这种借口掩盖了很多管理上的懒惰和平庸。徐东升不愿随波逐流,他用尽心力,千方百计做好食堂的工作。

    实际上我们看到,越是安于做小事的人,越不会一直耽于做小事,往往最后能成大事。为什么?因为初出茅庐时,做好了小事,意味能力的锻炼提升,意味着领导的信任,由此意味着做大事的可能。组织小事也很锻炼人,事情的本质都一样,都要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执行;人的本质也一样,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正是老子所谓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盛大老总陈天桥是一例。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曾经安心地做过一段时间的电影放映员。靠着那股认真劲儿,获得集团领导赏识提拔,迈上第一级事业台阶。

    飞亚达老总徐东升也是个例子。在后勤岗位上干了三年,把馒头蒸好,自身的能力和声望也热腾腾起来,获任集团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部经理。

    在这以后,徐东升才算是开始接触集团经营。在审计工作中,他接触到集团各机构运营的大量信息,产生了很多思考,逐步形成自己对集团工作的设计构想。他的工作成绩以及思考深度,获得了上级的重视,被擢升为总裁助理,并于2003年开始执掌飞亚达公司的帅印,施展自己对飞亚达事业的拳脚。

    可以说,徐东升之路是拼出来的。年轻时虽然有过类似“京官南下”的豪迈经历,但后来他是从后勤岗位和审计这样的“冷门岗位”黑马跃出,这不得不说是他发奋用心的结果。

    实际上,徐东升入主飞亚达之时,飞亚达已经不是守成的阶段,而是面临沉重的挑战。徐东升能否“出线”,全看个人力挽狂澜的能力了。

    或许很多成功人士应该感恩深圳,这里更少论资排辈,而是青春和力量的熔炉;所有人从小事学起,从小事做起,从做小事开始等机会,守候破茧而出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