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良:体育名教 收藏大家

  来源:本站原创  文/本站记者 李远行

 

 

进军收藏又踞峰

蔡希良艺术品收藏店名为“古艺精舍”,于1990年开张营业。店址就在他执教的学校附近,最初由妻子打理,教学之余他也去帮忙。

蔡希良转入收藏有点偶然,却意外地在这个奇异的世界中大开眼界。这个世界里处处隐藏着奇珍异宝,传统文化醇厚的芳香陶情醉人,蔡希良在这里流连忘返,越来越沉醉其中。

事情还得从他父亲说起。早年父亲经商时,很喜欢古玩、字画,收藏了一些珍贵的字画文物,但在“文革”期间,这些宝物不是被抄走,就是被烧毁。蔡希良十分痛惜地说道:“那时,中国不知损失了多少珍贵文物,数量大得令人震惊,可以说是中华数千年来的一大劫难。”他总是情不自禁回忆起那些珍贵的宝物,为它们而扼腕叹息。改革开放后,政府退还了“文革”中被抄走的部分家产,其中包括大量的古董、字画。蔡希良回忆曾经想出卖一幅字画的情景,十分感慨,“在北京时,曾想把一幅骏马图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古楼后门桥的文物店,但他们却不肯收,后来降到了200元,还是没有卖掉。”

来港时,他将小部分古董、字画运到了香港。在生计的逼迫下,他拿着当年拿到后门桥的那同一幅骏马图到香港古玩店问价,老板竟然开出一万五千元的高价,把他和妻子吓了一大跳。见他们相顾不语,对方以为嫌少,就加到一万六千元。通过这件事,蔡希良了解到字画、古玩蕴藏的惊人价值,立即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对内地的古董文物,可以用‘遍地都是宝,真古多,仿品少,只要有钱都能找’来形容。随着越来越多内地人移居香港和海外,他们也把内地的许多珍贵文物带到香港,因此当时香港的古董市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我想,不如就干这行吧。”主意已定,蔡希良立即付诸行动。初入收藏行业,他便刻苦钻研,从基础学起,埋头苦读了大量古董文物方面的书籍,遇到不懂之处,就前往古玩店向老板们请教,或者与古董收藏爱好者交流,逐渐积累起经验,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后来竟成为声名远播的专家型收藏家、鉴赏家。

开店选址至关重要,“古艺精舍”选在荷里活道,那里是香港闻名的“古董街”。荷里活道是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一条街道,整条街由中环伸展至上环、西环,大大小小有一百多间古董、古玩、艺术品店,陈列着许多精美的古董,种类繁多,不乏精品。蔡希良的“古艺精舍”,窗明几净,橱窗里陈列着他最新从内地乃至世界各地搜罗的艺术珍品,十多平方的店铺内琳琅满目,陶瓷、玉器、牙雕、铜活、漆器、银具、字画、古籍、绣品……无所不备。

收藏贵在寻宝。退休之后,蔡希良将全身心投入收藏事业,为了不断充实、丰富“古艺精舍”的藏品,他满世界去寻宝捡漏。在旅游中寻宝是他常做的事。他常常带上全家,一起旅游,家人游山玩水,他则穿梭于当地的古玩市场。他对内地主要的几大古玩市场了然于心,也常常光顾海外的古玩市场。七十多岁时,他还前往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考证当地青花瓷的存留状况,西欧的20多个国家都留下了他的寻宝身影。

他从多年的寻宝经验总结规律,归结为一套言简意赅的理论:“传世品自然旧,入过土的有土绣,两者没有是新仿,人工做旧不自然,纹饰造型不对不用看。”他说:“要找到好宝贝,就要读万卷古今中外之书,行万里古今中外之路。”

每一个古董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越南老街,他看中了一件青花大盘,盘底的鲸鱼活灵活现,引人注目,与中国瓷器偏好的“鲤鱼跳龙门”纹饰大为不同。蔡希良他好奇不已,请教了店家后才知道,其中别有寓意:过去,越南渔民出海时,曾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巨浪嘶吼的、咆哮着,几乎要将大船掀翻。危机时刻,两条大鲸鱼突然出现,顶着船一路护航,将渔民们送上了岸。渔民们感激鲸鱼的恩德,从此便将它们的形象作为吉祥的纹饰绘在瓷器上,以留存后世,让一代代人赞颂、纪念。蔡希良当即买下了这个瓷盘,可惜在回程中被海关扣留,无法将其带回香港。

蔡希良不推崇去拍卖行搜宝:“拍卖行的拍品价钱太高,在旅行中用不多的钱,淘到宝藏,是一种无尚的乐趣!”据他介绍,“古艺精舍”的橱窗里所陈列的古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最近一次的旅行所得。

他推崇“以藏养藏”的理念。即“卖出一件,交租吃饭,余钱再买,良性循环”。收藏是件很费钱的事,只有在收藏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换、让、拍、补、扩”五字方针,以藏养藏,才能使藏品量更大、品更精,在收藏上结出丰硕的成果。“以藏养藏”一则可以去芜存菁,清空价值不高的藏品,不断实现藏品更新;二则,转手中可获得一定的收益,维持店面运营,保存收藏实力,可谓两全其美。蔡希良在法国旅行时,曾以200美元的价格于桥头档购得一件外国古董,归国以后,稍加修饰,即以五千美金售出。

但“以藏养藏”却不是所有人都可做到的,需要很高的见识和眼力,是对收藏家眼界和实力的双重考验,具备这个实力,才能广纳博收,汇聚精粹;否则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蔡希良从不间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厚积薄发,才敢于“以藏养藏”,精于“以藏养藏”,这是他的“道”。

蔡希良对文物本身的历史、研究价值都非常重视,每逢满载而归,总要多番查考资料,仔细研究、认真考证。每一次“淘宝”都是一次学习。长年累月的积累,使他撰写出版了多部古玩鉴赏书籍,如《中国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丰盛影文集》、《土耳其之行——杜伯奇皇宫内的中国外销青花瓷考证与研究》等。他将自己的实战经验和理论思考都写入其中,公诸同好。书籍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古艺精舍”,不用刻意宣传,却总是顾客盈门。蔡希良成功秘诀就是:“商德为本,诚信第一,绝不卖仿品新品”。当下古玩市场鱼龙混杂,对出售的是否是真品,往往不作保证,而这一点,蔡希良就能做到。“别人是‘买卖成交,出门不换’,我这里却是‘买卖成交,出门管换’”这平实的话里底气十足,蔡希良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蔡希良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大家,在海内外都声名赫赫。大英博物馆馆长曾带领学生慕名来到古艺精舍,流连忘返,对这里的陈列的艺术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蔡希良到伦敦旅游,到达时已是下班时间,馆长却要求馆内所有人员正常工作,以请蔡希良和所在旅行团免费参观博物馆,对他们礼遇有加。收藏不仅给蔡希良的生活带来了乐趣,还带来了遍布天下的良友。

蔡希良并不单纯为盈利而收藏。二十年多来,他积累下价值不菲的众多珍品,他表示:“只要有非盈利性的正规博物馆出面,齐备各项手续,我愿意将收藏的古董珍玩无偿捐赠,以保护文物,留存后世。”

 

人物简介:蔡希良,生长于北京,1979年移居香港。先后从事体育教学四十年,教学成果丰硕。后转入收藏,备受业界敬重。现经营香港“古艺精舍”古董艺术品收藏店,闲暇之余常外出旅行,搜罗珍宝并进行研究。出版有《中国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丰盛影文集》、《土耳其之行——杜伯奇皇宫内的中国外销青花瓷考证与研究》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