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伟:功居兴业 德泽众生

  来源:本刊原创  文/本刊记者 张宜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

 

他不是权倾天下的领袖,也不是万里挥师的将军;他没有举世无双的技能,也非富甲八方的巨贾。他只是一名“挣辛苦钱”的建筑企业领军者,凭借勇气、智慧、汗水和机遇,却能造福一方、德泽一隅,得万人崇仰、朝野称赞。有人说,这是得益于向善的正能量,是中华传统利他美德文化的弘扬和光辉映衬。

 

历经磨砺  举于建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赵承伟出生在湖北省团风县淋山河镇。蓬勃活力社会主义新中国,给了他最初的温暖。可叹往后越来越“左”,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又蒙上了饥饿和运动的阴影。

不过,赵承伟更愿意视之为磨练,总是能笑对往事。有志者和有心人总会从一切缝隙中获得成长。正因为经历了匮乏,才懂得追求和感恩丰足,才更会思考财富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拮据的生活让赵承伟饱尝贫困的艰辛,也坚定了用双手改变人生的信念。

1969年,赵承伟黄冈高中毕业,此时由于“文革”动乱,已经没有大学可考,他只能回到当地一家乡办建筑企业当一名工人,较早进入了建筑行业,算是成为“工人师傅”。

赵承伟应该庆幸入对了行。人类建筑文明总是不断向前的,不管如何“闹革命”,总不能回到巢居或穴居。

往后,在乡镇建筑队做了3年,赵承伟顺利进入黄冈第一建筑公司。22岁的赵承伟有文化,脑勤手快,很快获得了技术员的身份。各种和技术有关的工种,如木工、抹灰工、油漆工、架子工、机械维修工,他都参与学习,掌握要领,获得领导和同事的瞩目,先后升任项目经理、公司经理。

十多年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滴汗水,赵承伟练就了过硬的行业技能,成为行家里手,在建筑业界,他就是“黄冈鲁班”。

“文革”终于结束,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赵承伟很快认准,“九省通衢” 的武汉建筑业将会迎来一轮大发展。于是在1983年,他主动请缨,赴武汉开拓市场。

赵承伟只身来到武汉,人生地不熟,最初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他足迹踏遍武汉三镇,哪里有旧房子,那家要建楼房,他一路打听,挨家问过去。他没有别的“行头”,全靠对建筑技术的精湛理解,以及诚恳的态度、合理的报价,打动了客户,终于在武汉站稳脚跟,打开了市场。1985年,黄冈第一建筑公司武汉工程项目部成立了。

赵承伟在武汉建筑界打开了局面,很快把家乡的几十名富余劳力带到武汉从业。除了致富不忘家乡的观念,他还考虑到交流的方便,要打造一个凝聚的、有执行力的建筑团队。

那些来自老家的工人,有不少是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欠缺专业技能,也没有城市生活经验,赵承伟要当好这个“百夫长”相当不容易。既要做事、又要授徒,还要管理好这些中国第一批的“农民工”。他既当项目经理,又当预算员、施工员,日夜与工人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棚。一年盘点下来,赵承伟发现自己付出更多了、分到的钱却更少了,然而他感到了特殊的欣慰——他看到老乡们分到钱,笑逐颜开,可以告慰一家老小,可以规划过开心的大年,大包小包往家里捎电器和年货……他作为带头人,比自己赚钱还感到满足。

当时,武汉建筑市场还不十分规范,赵承伟凭着信誉第一次接到了一个几百万元的单包工程,不仅由此赚钱,还由此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资质,启动了往后的大发展。

他所带领的团队,先后承接了武汉花桥一、二期工程数十家单位的建设,以及一批厂矿、武汉盆景园、宝岛公园、喷泉公园、东湖听涛公园、磨山公园、龟山计谋殿、省政协“委员之家”等数十个工程项目,项目造价小到几百万元、大到上亿元,所建项目工程合格率达到100%80%以上都获得了省市优良工程奖。

是的,赵承伟赶上了好年头,坐上人类城市文明、建筑文明的快速列车。从“文革”末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步伐虽然略有快慢变化,但大趋势是日益滚滚向前。城市居民住房求宽敞、求美观,农村人又不断涌入城市,将城市不断“撑大”。城市化最大的表征,就是房子多了、新了,还越来越高了,绵延到城郊的广阔地区。

团队壮大了,事业发展了,腰包壮实了,赵承伟开始了新目标发起挑战,将战略眼光定位到全国市场,立志要造“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