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的吝啬与大方

  来源:   文/张正平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后来他“黄袍加身”,壮志得酬,却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他的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只有登殿上朝时才穿绫锦做的朝服,其他衣物多为绢布所制,与一般小官吏衣物用料一般无二。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

赵匡胤的内宫,只有宦官五十余名,宫女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仍认为人数太多,遣散了自愿出宫的五十余人。

北宋定国后,北方的土地尚未完全纳入大宋版图,赵匡胤常常御驾亲征。一次,征讨途中正逢七夕,他便将节礼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

开宝五年,赵匡胤的三女儿永宁公主17岁,青春妙龄的她喜欢穿漂亮衣服。一次,她穿着一件以金丝缝缀孔雀羽毛的华服觐见父皇,没想到赵匡胤一见便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公主穿着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紫色衣服,全国上下争穿紫衣,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这件衣服上的金丝线、孔雀羽,价格都很高,如果臣民效仿,要浪费多少钱?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公主听了惭愧万分,忙跪拜称谢,此后衣着打扮就朴素起来。

赵匡胤的御轿是一顶前朝旧轿,修理过好几次还在用。皇后问他:“陛下既做天子,怎么不坐一个好的轿子,并用金银装饰一下呢?”赵匡胤严肃地说:“我以四海之富而富我,别说轿子,我管的金银就是装饰宫殿也用不完。但是,天下万民若都用金银装饰,则一人一个纽扣都不够。国家之财是天下百姓之财,我不能滥用。天子要以有余奉天下,以后,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此后,他还是照样乘坐那顶修补过多次的旧轿子。

《宋朝事实类苑》中记载,北宋平定后蜀,亡国之君孟昶进献给赵匡胤一个用各色宝石装饰的精美夜壶。赵匡胤看到后,愤怒地将它摔到地上,声色俱厉地对孟昶说:“一个夜壶竟然如此奢华,那你用什么东西来贮藏食物?如此骄奢淫逸,怎能不亡国?”满朝文武深受教育。江南的吴越王来开封朝拜赵匡胤,献上一条罕见的犀角腰带。赵匡胤婉言谢绝,并说:“朕已有了三条宝带,这条还是你留着用吧。”吴越王提出想看看这三条宝带,赵匡胤说:“这三条宝带,一条是汴河,一条是惠民河,一条是五丈河。”

赵匡胤做皇帝后,打了很多胜仗,却从未搞过一次大庆。从建隆元年到乾德和开宝年间,三次更改年号,从未搞过一次庆典。其作为产生了示范作用,北初士大夫竞相以节俭自勉:州县官上任时,奢侈浪费的迎来送往都取消,很多官员只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使北宋王朝积累了许多财富。北宋建国不久,国库便已堆满了金银锦帛,只有国防军需、赈济天灾时才拿出来使用。

对自己和亲属极其节俭的赵匡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却出手大方。安邦治国,自然离不开能干的臣子。为了争取大臣的忠心以巩固皇权,宋太祖赏赐的钱财也相当惊人。侍中范质生病时,宋太祖亲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有病,赵匡胤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与太后、皇后的七夕礼金,简直是天壤之别,闻之令人感慨。

唐末以来连续多年的军阀割据与民族大分裂,造成了社会的混乱,政治环境、经济条件的恶劣。结束了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建立起相当稳定的政权,这不能不归功于赵匡胤这位开国皇帝的大公无私精神和独特的治国方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为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