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张闻天:三让总书记

  来源:   文/苏昌雅

 

 

张闻天,笔名洛甫,原名“应皋”,字“闻天”,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是一位不容忘怀的领袖人物。他曾在红军万里长征中临危受命,接替博古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但这位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曾经“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领导人,却在征途中“三让总书记”,显示出不计个人名利的坦荡胸怀。

张闻天之前,担任中共中央负责人的,是博古。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博古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致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央红军抵达遵义,开始总结失败经验,许多人都感到博古缺乏斗争经验,不宜再担任最高领导职位。中共中央召开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遵义会议,会上,党中央对书记处进行了改组,改组后的书记处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组成,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党的总书记。但张闻天非常谦虚,再三推辞。2月初,在川滇黔交界处,一个“鸡鸣三省”的小村落,中央常委会再次讨论分工问题,决定由张闻天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取代博古。

至此,张闻天从留洋归来的一介书生,变为了全党的领袖。从此,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为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仅在长征途中,他就做了如下重要工作:重新建立新的中央领导与中央苏区间的组织联系;积极组织、领导对遵义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与落实,实现战略转变;支持毛泽东的军事指挥,确立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道,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正确、坚决的斗争;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落脚陕北,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意见。

从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一年中,作为党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领导全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三大红军胜利会师创造条件等重大历史任务中,更是展现出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娴熟的政治技能,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忘我的革命精神赢得了一致赞誉。

但张闻天自来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而不长于处理具体事务。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型领导人,总在沉思,不苟言笑,不善交际。被推为总负责人之后,感到并不完全适合于领袖地位,表示希望自己的职位转由毛泽东担任,但毛泽东以健康为由婉绝了他的推让。1935年4月,红军渡过北盘江,中央打算派一位负责人到白区工作,张闻天主动请命,要求离职前往。毛泽东等人不同意此一提议,后改派陈云前往。同年夏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身为政治局委员并在四方面军担任领导的张国焘伸手要权。为了表示团结,张闻天又主动向毛泽东提出“我这个总书记的位置让给他好了”。毛泽东经过考虑说:“不行,他要抓军权,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于是中央决定,让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一直坚持集体领导,遇事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再由他作结论。张闻天的信条是,真理在谁手里,就跟着谁走。他在绝大多数场合都采纳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几次开玩笑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举行,会上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决定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自此,张闻天正式离开书记处。

张闻天、毛泽东之间最高职务交替的过程十分顺利。究其原因,除了毛泽东自身卓越的领导才能而深得全党信赖这一根本原因外,张闻天的高尚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张闻天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与毛泽东等同舟共济,渡过了遵义会议后的极端困难时期。在最高职务的交替过程中,张闻天始终是毛泽东的有力支持者,“洛毛合作”为长征取得最终胜利,为逐步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最高领袖地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毛泽东曾同王震谈道:“洛甫这个同志是不争权的。”张闻天对他的这种行为也很自豪,他说:“这是对我的最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