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燕:玉笛飞声飘神韵 鸿燕过处皆有情

  来源:本刊原创  文/胡 焕

 

   困苦玉成音乐志 转益多师成大师

1979年,陈鸿燕先生来到香港,到了新环境,一切都困难重重。一次偶然机会,南方音乐学院的人员了解到他,邀请他参加该音乐学院成立六周年音乐独奏会,陈鸿燕先生忍着胃出血的痛楚,吃点止痛药后投入到排练中。随后,他登上了当时香港唯一的音乐厅香港大会堂,独奏了《牧民新歌》等两首歌曲。不久后,他被邀请到一个重要的场合演出,这场表演让他声名鹊起,许多大学相继诚邀、聘请他为笛子导师。而此时,恰逢香港中乐团登报招聘乐师,他毅然报考,一考即被录取,成为了香港中乐团一名乐师。 

真正的乐者,在艺术的追求上总能学无止境、虚怀若谷,陈鸿燕先生也不例外。进入中乐团后,他要求精益求精,同时转益多师,先后求艺于中国笛子大师赵松庭门下,赵松庭先生更是特地为他设计U型低音大笛(亦称弯管大笛),并嘱托他首先在香港地区推广普及,为完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低音声部而共同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经常与当代笛坛巨擘俞逊发、蒋国基、周林生等相互交流艺术经验,切磋技艺,为自己艺术创作吸纳营养。就这样,靠着不断地执着,痴狂地学习钻研,陈鸿燕先生将笛子掌握得炉火纯青,在多年的实践中,博采众长,并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演奏技巧全面,音色纯净优美,感情细腻,收放自如,兼具南北两派的风格特点。

加入中乐团,陈鸿燕先生开始活跃在香港乐坛,连连首演名牌大曲,诸如大型笛子协奏曲《走西口》、《诗韵三章》等。罗德栽先生曾如此评价说:“吹奏大笛雄健潇洒,气质不凡。如果说高音笛能吹出穿云裂石之美妙音质,那么陈鸿燕吹奏之低音大笛则雄浑通透,含蓄温润,令人荡气回肠。”

19887月,在参加马文先生指挥的“张晓峰作品音乐会”首演笛子协奏曲《诗韵三章》,陈鸿燕先生的演奏令人耳目一新,其卓越娴熟之技巧,深得乐界之推崇,报界以“潇洒典雅”誉之,张晓峰先生兴奋得赋诗一首:“诗韵三章遇能人,鸿燕一曲四座惊,莫道关山万里隔,世上处处有知音。”19898月,他又参与香港中乐团团长黄安源指挥之“江南春——陆春龄笛艺六十年”音乐会,与陆春龄大师同台演出陆氏作品《今昔》及《水乡新貌》,深受陆氏及乐评人赞赏。

 

   踏遍青山人未老 天籁声随燕足飘

陈鸿燕先生定居在香港,但他的笛声伴随他一颗艺术的心,早已经走遍五湖四海。近三十年,他在香港、深圳、广州、海南、江门、台山、肇庆、南宁、合肥、天津、哈尔滨、沈阳及台湾都举办过个人独奏会,每次演出都得到听众及音乐界的好评。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他的笛声早已飞扬许多国家和地区。19905月应澳门文化学会之邀,赴葡萄牙演出。19966月随香港中乐团往美国巡回演出,在美国林肯中心音乐厅独奏俞逊发名曲《秋湖月夜》。他两次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国外的知名音乐厅都留下了韵律。

20108月,陈鸿燕先生来到了举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南非,在南非自由省大学音乐厅举办笛箫独奏音乐会,他用《秋湖月夜》、《梁山伯与祝英台》、《妆台秋思》等著名曲目征服了异国友人。外国听众激动地说:“通过欣赏你的音乐,让我们改变了对中国音乐的看法。”业界专业人士曾经评价他的笛子演奏:“你到全世界每个地方,人们都会接受你的音乐。”这想些雅俗共赏的评价,可谓是对一个艺术家至高的赞誉。

 

   世事洞明皆乐章 《梁祝》创举世无双

艺术家的本能在于创作,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满怀激情地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陈鸿燕亦如此。他走遍各乡村,收集民歌谱成曲。当年他有感于先人造铁路,保护铁路的艰辛,写了一曲《铁魂》。借以歌颂了华侨的爱国、拼搏精神,并以广东音乐形式谱写,该曲成功地塑造海外华侨在国外,对着茫茫大海发出浓烈思乡之情的意境;他回忆起1959年乡村的生活,农民开荒造田,愚公移山的劳动场面,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为家乡大型歌舞剧《台山颂》写出了《丰收锣鼓》一曲,该曲再现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景;在“非典”期间,他创作的《问苍天》一曲,更是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对于这些创作,他说:“只有经历过严寒的人,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同样,这些都是我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的真实体现。”

最能体现陈鸿燕先生的艺术才华和艺术创造力的,当属他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克服转调、复杂技巧、情绪大幅变化等高难度,成功移植笛子协奏曲《梁祝》。当作为观众的陈鸿燕先生在台下聆听小提琴演奏的《梁祝》后,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如果用笛子演奏出来,将会怎样呢?等到他拿到谱子,反复酝酿后,竟然石破天惊地将小提琴演奏时的意蕴,原汁原味,一个音不变地用笛子演奏出来。业界人士评价:“每次陈鸿燕先生演奏时,恰如江南水乡牧童牛背横吹,吹的是越剧《梁祝》,乡音自然,纯朴清新,虽不似小提琴的柔美,却依然悠扬动人,别有一番风景。”

无论陈鸿燕先生去哪儿,《梁祝》往往作为压轴节目,无论是演出,还是灌录的CD都极受欢迎。正是因为难度高,到目前为止,任何意欲用笛子吹奏《梁祝》的演奏者,都难望陈鸿燕先生的项背。“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乡村,我也在这种地方长大的,我能把握其中的感情,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是难以把握《梁祝》的意境的。小提琴有多根线,表现形式很宽泛,而笛子只有六个孔,而每到一个段落就顺着过门利落地换另一根笛子转调,似乎就是为笛子而谱写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