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启涛:撒向人间是大爱

2015/2/1  来源:本刊原创  文/本刊记者 张宜良

 

港督卫奕信(左)向邝启涛颁发英女皇勋章

 

躬耕乡村杏坛
 
 
     抗战硝烟散去,卸下戎装的邝启涛到了杭州,入读高中。两年后,接踵而至的内战使他不得不辗转至广东,随后移居香港。
    他一直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内地读大学。可惜情势发展乖违,意识形态的对立使香港孤悬一方,回内地的梦想破灭了,邝启涛开始在香港求职谋生。在当时的香港,以他的文化水平和能力,谋取一份高尚体面的工作并非难事,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到北部山区当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1949年9月1日,他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由于爱岗敬业,认真执教,他所带课程成绩优秀。
    两年后,他又考上了香港官立乡村师范专科学校(下简称“乡师”),接受更加系统全面的师范教育。
    香港乡师是战后港英当局应当时香港农村人口多、文化基础弱、学龄儿童入学率低的状况而设立的,意图培养能长期扎根山村的教师;这些教师将来既指导识文断字,也教授实用的生产生活常识,以增加教育的实用性和对乡村家庭的吸引力。
    乡师的的办学宗旨完全符合邝启涛的乡村教育理想,因此邝启涛求学非常认真和努力,在各方面进步明显。这一过程中,他的人格也迅速成型和完善起来。1951年的邝启涛已经25岁,他逃过难、读过师范、当过兵、做过老师,丰富的阅历再加上他睿智风趣的谈吐、高大健壮的体魄、热情向上的个性,总给人以信赖感和亲切感;沐浴在旁人赞赏、期待和信任的目光中,邝启涛更加焕发了自信心、责任感和行动力,他懂得理解、懂得担当,渐渐凝结成社会活动家的卓越个性。
    从乡师毕业,邝启涛以新的视野继续投身乡村教育,他形成了一种大教育观:学校教育决不仅是开班上课,而且是一门博大的社会活动;一地的家庭结构、社会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状况,都会影响学生的求学动机和学习意志,关系着教师工作能否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
对这些因素,邝启涛都进行了详尽的摸底走访调查,跑破了多双鞋子。他来到村里,和村民交朋友,谈论家长里短和仁义道德,跟村里孩童零距离接触,拍掌做游戏。他去拜访基层官员,去观察当地集贸商场和书摊书店,从多个渠道了解学区所在地的社会状况。村民从他那里得到新知识、新建议,邝启涛从村民那里得到从教一方所需的各种信息。
    这种宏阔的视野,也决定了邝启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员,还是一位声名远播的教育家,他从事普通教师工作 17 年,就任校长25年,在教坛勤奋耕耘、默默奉献,成绩斐然。
    若光论教育,邝启涛也是开启思路,新招层出,在睿智的背后透露出一位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教育家的赤诚之心。大到不断探索教育管理改革、致力提高素质教育,细化到每一门学科的具体安排、每堂课的精细设计。他在香港率先开展“两文三语”(两文指中、英文,三语指普通话、英语、粤语)教育推广,组织朗诵比赛,指导书法比赛;率先策划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学生文艺演出,成立了中乐团、邝启涛音乐合唱团等多个音乐团体,经常开展训练,定时进行比赛,轰动港岛;他很重视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注重爱国家爱香港爱家庭观念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骆宾王的《咏鹅》,他跑到校外物色池塘场地,联系老农参与扮演,精心策划了令学生们印象深刻的“观察体验学习”;为激发山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请来受惠于英语学习的学生家长、商会会员,到教室里“现身说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批评过一种不科学的教育:有的教师喜欢空洞地称道范文之“美”,用很多抽象的形容词,而后只会反问“难道不美么”,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邝启涛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触觉,去感悟生活真与美,这是一种高明的实践。邝启涛有一种与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理念相通的“生活教育观”,认为教育要在现实生活中推行,教师不能只是在教室里坐而论道,学生不能仅仅对着书本纸上谈兵。在他的心中,学校是没有围墙的,教育不是闭塞的孤岛,教育的本身就是要令学生能适应社会和发展社会。
    邝启涛先生五十年如一日,耕耘于校园,执著于讲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养教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谱写了香港中小学教育新的辉煌,践行了他“终生育桃李,一生不言悔”的从教理念。2010年香港教育学院把最高的荣誉院士授予他,称赞邝启涛博士“是一位在平凡的教育事业做出非凡业绩的优秀教育家”。